DeepSeek卷起的AI浪潮股票资配,让上海开年第一场科技峰会: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(GDC)热度空前。
2025年2月22日,上海西岸艺术中心,宇树机器人现场“遛狗”,吸引众多观众围观。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
在人形机器人展台前,挤满了孩子们稚气的面孔;一口流利吴侬软语的上海阿姨饶有兴致地试戴着AI眼镜;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女儿的搀扶下,观看大模型现场演示,并且如数家珍地报出了自己平时使用的豆包、Kimi......
“你们GPU(显卡)每年的租赁费用是多少?”“未来计划新品发布的节奏如何?”热烈的氛围不仅体现在观众的热情上,投资机构也纷纷前来考察,一位来自线性资本的投资人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,自2023年第一届GDC开幕以来,他每年都会来到现场“报到” 。
“可以预见,AI相关产业链蕴含着巨大的潜力,必将成为今年最热门的投资话题。”
AI上海力量正在快速崛起——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,累计完成60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备案,数量位居全国第二。
“上海需要更多的大模型企业站出来,代表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参与国际竞争。”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、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向记者表示,人工智能赛道创业风险高,“赛马”激烈,需要营造足够宽松、允许犯错且能守住底线的环境,拥有为失败者兜底的土壤,才能进一步激发创新的火花。
随着阶跃星辰、MiniMax等上海独角兽企业崭露头角 ,数百家中小企业在“模速空间”中孵化成长 。肖仰华认为:“相信不久的将来,就会有一批上海企业走出国门,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。”
数量:超2万家AI企业,靠什么吸引?
据新华财经援引中经社行业洞察系统数据,2024年上海人工智能(含大模型)企业达到24733家,较上年增长5.1%,新增注册资本1000万及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有104家 。
国家网信办的信息表明,截至今年1月,上海市大模型产品备案总数达60个。目前,已有四款基础大模型上线,分别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、MiniMax、阶跃星辰、商汤发布。
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大模型“六小虎”,阶跃星辰和稀宇科技(MiniMax)都坐落于上海。
“上海是拥有全国最好的大模型创新生态,不论是模型创新还是算力数据,上海的生态布局是最全最深的;在应用方面,依托模塑空间以及上海市的各方面政策,也已有很多垂直领域的大模型率先落地。”阶跃星辰副总裁李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。
而在MiniMax副总裁刘华看来,上海的大模型产业优势主要来源于人工智能产业链齐全,上下游产业完善、涵盖芯片代工和芯片设计企业等,“上海企业对于新技术反应积极,使用大模型的意愿强烈,整体效率都十分高效。”
此次DeepSeek的火爆出圈股票资配,也引起了上海同行的集体关注,“我们对DeepSeek取得的成绩感到很高兴,这是中国AI产业的里程碑。”刘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“虽然DeepSeek领先一筹,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企业没有弯道超车的机会。”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联华证券_实盘炒股配资_专业配资股票平台观点